輕油庫切水、清洗水、管線泄漏等含油污水處理工藝方案
- 簡要說明 :
- 文件版本 :
- 文件類型 :
一、輕油庫含油污水來源分析
輕油庫含油污水主要來源于以下環節:
油罐切水
油品儲存過程中,水分因密度差異沉降至罐底,人工切水含油量常超過500mg/L,自動脫水器可將含油量降至300mg/L以下。某汽油儲罐人工切水含油量最高達14828mg/L,凸顯控制必要性。
油罐清洗水
清洗作業(尤其是水洗)產生高濃度含油污水,瞬時排水量達3000mg/L以上,含乳化油及懸浮物,成分復雜。
管線泄漏
管道老化、腐蝕或接口缺陷導致油品泄漏,滲入土壤或地下水,形成長期污染源。
其他來源
包括裝卸區沖洗水、機泵密封泄漏、罐區初期雨水(含罐頂油氣冷凝油珠)等,污染具有分散性和突發性。
二、輕油庫污水特點及處理難點
污水特性
指標 | 典型值 | 處理挑戰 |
---|---|---|
含油量 | 500-150,000mg/L | 乳化油占比高,傳統重力分離效率低 |
懸浮物 | 100-600mg/L | 易堵塞傳統濾芯,增加維護成本 |
油存在形態 | 浮油、乳化油、溶解油共存 | 需多級工藝組合處理 |
BOD/COD值 | 較低(150-670mg/L) | 生化處理難度大,需物化法為主 |
處理難點
乳化油破乳困難:油滴粒徑<10μm,需特殊聚結材料實現分離。
成分波動大:不同來源污水含油量、懸浮物差異顯著,需工藝靈活性。
環保標準嚴苛:需滿足《污水綜合排放標準》或行業專項指標(如石油類≤10mg/L)。
運行成本約束:傳統工藝(如氣浮+膜過濾)存在堵塞、能耗高、耗材更換頻繁等問題。
三、科力邇KHC聚結除油器新工藝
為解決輕油庫切水處理難題,科力邇研發了以KHC聚結除油器為核心設備的新處理工藝。輕油庫污水先進入預過濾器去除大部分雜質及懸浮物顆粒,再進入KHC聚結除油器深度處理,出水已經基本能滿足排放需求,如遇沖擊工況水質惡劣,可進一步進入活性炭過濾器進行深度處理,確保最終的排放達標。
輕油庫切水處理工藝流程圖
核心技術原理
科力邇KHC聚結除油器集成旋流離心分離、濕潤聚結、碰撞聚結、阻截過濾四重技術:
旋流離心:通過入口旋流裝置產生離心力場,快速分離分散油。
濕潤聚結:超親油疏水纖維材料吸附微小油滴,形成油膜聚結。
碰撞聚結:優化流道設計促進油滴碰撞,加速粒徑增長。
阻截過濾:模塊化濾芯攔截殘留油珠及懸浮物,確保出水水質。
設備優勢
維度 | 傳統工藝 | KHC聚結除油器 |
---|---|---|
除油效率 | 乳化油去除率<80% | 去除>0.1μm乳化油,總除油率>95% |
處理時間 | 污水停留時間>30分鐘 | 停留時間<3分鐘,效率提升10倍以上 |
抗雜質能力 | 易堵塞,需頻繁反洗 | 特殊改性纖維抗斷裂、抗腐蝕,適應高懸浮物場景 |
運行成本 | 濾芯壽命<1年 | 濾芯壽命2-5年,模塊化設計更換便捷 |
占地面積 | 多設備串聯,占地大 | 撬裝化設計,集成度高,節省空間50%以上 |
四、新工藝綜合優勢
高效穩定:單臺設備處理量覆蓋5-150m3/h,適用于油庫、煉化廠等場景。
環保節能:全封閉自動化運行,無二次污染;低能耗(<0.5kW·h/m3)。
智能維護:配備壓差監測與自動反洗系統,降低人工干預。
經濟性好:全生命周期成本(TCO)較傳統工藝降低30%-40%。
案例驗證:某石化企業采用KHC聚結除油器處理含油污水,進水含油量15%(150,000mg/L),出水穩定達標(≤50mg/L),出油含水率≤0.1%,年回收油品價值超200萬元。
結語
科力邇KHC聚結除油器通過材料創新與工藝集成,有效破解輕油庫含油污水處理難題,實現高效、經濟、環保的治理目標,為石油化工行業提供新一代解決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