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電廠RO濃水處理新工藝
- 簡要說明 :
- 文件版本 :
- 文件類型 :
火電廠RO濃水廢水是指在火電廠的水處理過程中,經過反滲透(RO)膜處理后產生的濃縮廢水。這種廢水含有較高濃度的鹽分、溶解固體和有機物質,具有高鹽、高有機物等特點,處理難度較大。以下是關于火電廠RO濃水廢水的幾個關鍵點:
來源:主要來自火電廠的鍋爐補給水處理系統,在RO膜處理過程中,約75%的水成為可回用的淡水,剩余的25%左右形成高鹽分的濃水。
特點:含鹽量高,含有重金屬離子、有機物等污染物,具有強結垢和腐蝕傾向,直接排放會對環境造成嚴重危害。
常用處理方法:
納濾技術:通過兩級串聯納濾,實現氯化鈉提純,產水可用于再生液配置,高鈣濃水則通過結晶池處理,實現硫酸鈣去除和酸的轉化。
電滲析(ED)技術:利用電場力作用,高效濃縮廢水,鹽的質量分數可達20%以上,提高水回收率至90%以上,降低零排放成本。
蒸發濃縮與結晶:采用低溫蒸發工藝,高效濃縮廢水,減少體積,節約能源,實現零排放,同時回收鹽分資源。
綜合處理工藝
預處理+膜技術+蒸發結晶:預處理除懸浮物和硬度,膜技術進一步濃縮,最終蒸發結晶實現鹽分回收和廢水零排放。
挑戰:高鹽、高有機物含量,處理成本高,技術復雜,易造成膜污染和結垢。
前景:隨著技術進步,新型膜材料和工藝的應用將提高處理效率,降低成本,實現資源化利用,助力火電廠可持續發展。
針對RO濃水中含有種廢水含有較高濃度的鹽分、溶解固體和有機物質的再處理,科力邇公司根據自主研發產品提出新工藝,處理RO濃水。
工藝流程圖
圖中工藝為科力邇公司自主研發技術CDOF(臭氧高級催化氧化),CDOF(Cyclonic Dissolved Ozone Flotation unit)創造性地將臭氧高級氧化技術、旋流技術和溶氣氣浮技術有機結合,實現各種難處理廢水高效綜合去除。
臭氧催化氧化工藝流程短,設備簡單,處理單元小而緊湊,占地面積小,用電設備少,耗電量低,運行費用低,操作方便且可自動控制,簡化對現場操作的要求。當水量水質發生變化時,可進行水質水量的調節,適應能力強,耐沖擊負荷能力強。能與其它技術(如生化法)相結合,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,更進一步提高處理效果。
微納米氣泡
超微納米氣泡發生技術:以高效溶氣、釋放、混合等為核心設備微納米氣泡生成系統。微納米氣泡是直徑小于50微米的極細微氣泡,微納米氣泡在水中上升速度慢、停留時間長、溶解效率高,并具備自增氧、帶負電荷和富含強氧化性的自由基等特性。
實驗室某濃縮液處理
左邊為原水,右邊為CDOF出水
實驗數據
實驗結論
經過本工藝處理在臭氧投加量為500mg/L時,COD為89.55mg/L,COD去除量為410.45mg/L,對COD高效處理,臭氧投加比為1.21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