垃圾滲濾液處理,進入“全量化”時代
- 簡要說明 :
- 文件版本 :
- 文件類型 :
2022年2月,生態環境部對第二次修訂后的《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》GB16889公開征求意見,其中第9.3.2條提出,“ 處理滲濾液產生的濃縮液應單獨處置,不得回灌生活垃圾填埋場或進入污水集中處理設施 ”。
雖然正式稿延宕至今仍未出臺,但這條規定卻震撼了整個滲濾液處理領域。因為它將目前最常用的、成本最低廉的兩條填埋場濃縮液處置技術路線徹底堵死,讓目前主流的膜法+回灌工藝瞬間不那么香了……。而道路只有兩條,要么不產生濃縮液,要么想辦法處理掉濃縮液。
到了10月份,垃圾滲濾液處理正迎來“全量化”時代!
從2021年1月到2022年10月,全國共開標39個滲濾液全量化處理項目,其中2021年10個,2022年前十個月已達29個。
不產生濃縮液的“非膜法”工藝也開始引發更多關注。
科力邇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了以CDOF-Cyclonic Dissolved Ozone Flotation Unit(臭氧高級氧化旋流溶氣氣浮一體化裝置)為核心技術的專利工藝對垃圾滲濾液進行深度處理,克服了傳統膜處理工藝的不足,完美地解決了垃圾滲濾液深度處理的難題。
CDOF技術是科力邇公司自主開發的專利技術,該技術創造性地將臭氧多重催化氧化技術、旋流技術、溶氣氣浮技術等多種技術有機結合,能夠對垃圾滲濾液的高效綜合處理,可降快速降低COD、氨氮、脫色、除臭、殺菌等。該技術整體處于國際先進技術水平,目前已獲得10多項國內外專利,其中國內發明專利3項,國際PCT專利1項。
CDOF技術優勢
1)反應速率快,占地面積小。臭氧氣體高度分散于污水中,與傳統曝臭氧氣體氧化相比,臭氧分散度是傳統的100倍以上,反應速率得到大幅的提升,反應時間只需15min左右,傳統在60~120min,僅為傳統技術的1/8,設備占地面積僅為傳統的1/10甚至更小。
2)臭氧利用率高,消耗量僅為傳統技術的1/3~1/2。創造性地將臨界催化氧化、催化劑催化、水力空化催化等多重催化技術有機結合,臭氧可快速轉化為羥基自由基,羥基氧化反應比例高,臭氧利用率高,催化氧化效率較傳統技術大幅提高,臭氧消耗僅為傳統技術的1/3~1/2,節約大量電能,能耗低、成本少。
3)臭氧催化氧化和氣浮雙重作用,污染物綜合去除效率高。創造性地將臭氧催化氧化與旋流溶氣氣浮有機結合,一方面臭氧能夠快速破壞膠體,乳化油破乳等,大大強化氣浮分離的效果,同時還能夠大幅降低污泥量(危廢)產生量(減少90%),另一方面旋流溶氣氣浮可強化臭氧與催化劑、污染物的接觸效率,提高反應速率,防止催化劑污染等,延長催化劑壽命等。
部分專業文獻研究表明,該工藝技術處理出水可達到《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》(GB16889-2008)表2標準,且使用維護方便、投資運行費用經濟,可徹底解決垃圾滲濾液反滲透(RO)處理工藝存在的運行成本高問題,并且無常規的反滲透膜法帶來的濃縮液問題。
成本方面, 非膜法處理新鮮的滲濾液,在CODcr超過10萬的情況下,處理收費約50元/噸,若CODcr指標更低,處理費還可以進一步降低。而對于老齡化滲濾液,CODcr不再是核心問題,最需要解決的其實是總氮,非膜法同樣可以應對,只是處理成本會較新鮮滲濾液略高。
總之,非膜法處理滲濾液在工藝方面不存在任何問題,且在綜合考慮濃縮液處理問題的情況下,若要實現滲濾液全量處理,非膜法具有顯著的成本優勢。
當然,非膜法并不會成為“膜法”的終結者,因為只要給膜法增加一道蒸發工藝處理掉濃縮液,膜法同樣可以實現“全量化”處理。所以,還是讓膜法和非膜法自由競爭,各行其道好了!